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,素有“礼仪之邦”的美称,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,礼仪是讲解员讲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,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作为校史馆讲解员,我们的专业性强,工作量大,重复性强,要求讲解更加规范。因此,11月中旬,校史馆讲解员在行政二号楼510和校史馆开展礼仪培训。培训在校史馆郝翠老师和团长郑科的组织下顺利进行。
培训首先从讲解的日常形态着手。仪表,即我们的外表形象,包括工作服、扩音器佩戴、妆发等,这是我们讲解员基本内涵的外在表现,也是来宾对于校史馆形象的第一印象!男生讲解员要注意外表细节的整洁,如眼部、胡须、指甲等。而作为女生讲解员适当的淡妆则是一种礼貌,也是尊重来宾的表现。发型也是仪容的极为重要部分。头发整洁、发型得体同样是我们的基本要求。如果说,仪表是我们讲解员留给来宾的第一印象,那么形态则是我们与其交流的最坚实桥梁。微笑是来宾感受讲解员讲解热情的直观途径,也是为来宾营造宾至如归氛围的有效方式。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站立时的姿势,保持站姿的优美和典雅。女性亭亭玉立,文静优雅;男性刚劲挺拔,稳健大方。再加上手势的运用与讲解相配合,使得整体有的放矢,自然大方。坐姿也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,优美的坐姿是端正、优雅、自然、大方。有时遇到来宾掉落东西或需要取低放的物品的情况,我们不可只弯上身、翘臀部,而是应先走到要捡或拿的东西旁边,再使用正确的蹲姿将东西拿起。
随后董晓言老师带我们进行了馆内实践,通过短时间的讲解,董老师为我们提出一些礼仪、形态、神态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。在站姿、坐姿、蹲姿等方面,董老师按照上述提到的标准为我们一一示范和矫正。
董老师指出,其一,在讲解员讲解过程中,笑容是拉近我们与来宾距离的关键,微笑可以充盈我们的讲解内容,也使我们更自信更从容。其二,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发声技巧,气沉丹田,并为我们亲自演示,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讲解中,能用更洪亮的声线和更扎实的底气去演绎讲解内容。其三,在讲解时,讲解员应该做到动作落落大方,举止干脆利落,把握分寸,时刻注重礼仪礼貌,为我们的讲解加分添彩。
讲解是一门特殊的艺术,为了使讲解获得成功,讲解员必须掌握讲解的艺术并熟练运用。这就需要日常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和总结积累。要获得较好的讲解效果,讲解员需要有礼仪上的训练,同时也要有在内容上不断的丰富和发展。